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对浙江酒商的报道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从报道的结果看,我们把浙江酒商几乎放在了榜样的位置上。在2010年第20期《新食品》记者还曾以《温州酒商渠道新榜样》一文,集中报道和分析过温州酒商的成功之道。
浙江酒商在全国酒商中、在近十年里都是引人注目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商源朱跃明、新友隋俊华,还因为有大量中坚酒商的推动,使得浙江的酒水市场特别是葡萄酒市场异常活跃,使得浙江市场的消费氛围与广东市场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有引领全国市场之势。在浙江年销售额过2亿的酒类经销商不少,而且他们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小市场,其思维方式、操作手法堪称凶悍。对其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法,我们也一直在研究其可复制性。
也正如我们对浙江酒商特点的判断——“因时施智,动而不止”。浙江酒商一直在用行动来反应商业经济,这便是经济学家常言的动态经济。
集体选择谨慎策略
2013年,在整个白酒行业、葡萄酒行业的下行压力下,浙江酒商又“动”了。宁波市现代华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国告诉记者:“今年中秋行情肯定好不了。明年春节的行情也估计起色不大,可以说整个行业都面临调整。”徐优年在会上说:“现在卖一瓶五粮液要亏损100多元。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必须找出解决的办法。”
据记者了解,目前浙江酒商选择战略收缩的较多,以前做全国市场的,现在开始退回本土市场;以前希望在酒类连锁上有更大发展的,也开始出现关店的情况;而个别曾经财大气粗的超商,因为自身经营的问题再加上大环境压力,现在资金和经营都显得岌岌可危。套用股市的俗语,目前多数浙江酒商对酒类经营项目,采取了不加仓策略,锁仓观望的多,甚至还有果断斩仓割肉的。总之,采取的是务实策略——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先保住实力,该关就关、该停就停。
寻求平台价值和渠道溢价
浙江酒类流通协会能够成立,能让精明的、擅长单打独斗的浙商齐聚一个平台,这不仅源于行业的变化、企业经营的压力,更源于对行业现在和未来走势的判断。朱跃明认为:“作为企业家,首先要看到趋势。我的伊力特能成功,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抓住了一个趋势,捡到了伊力特这个‘小便宜’。现在新的机遇和趋势又出现了。我坚信这是我们经销商的春天。”朱跃明分别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外因方面,首先,现在上游生产过剩,这势必推动渠道快速壮大。“现在53度飞天茅台的经销商权已经不那么难得了。只要有钱,夸张一点,全浙江的经销商都能拿下。现在浙江一年280吨茅台,就算300吨,也就是几个亿的资金而已。如果有人这样干,小经销商都要被干掉的。未来,大渠道、大经销商陆续出现将是必然。其次,现在外来资本极其关注渠道经销商,经销商现在最有价值。但是我们散、小,我们一定要看到品牌统一性带来的巨大价值。基于这个判断,我会继续投我的久加久连锁,一定会把它开到1000家以上,把商业模式、商业价值显性化。总的来说,外来资本是看得到价值的。其三,国家对现代流通企业有很大的支持。以前,我都没听说过、也没有受到过什么政策扶持。但现在这种政策趋势已经非常明朗。”
在内因方面,朱跃明认为:“2003年我们开始做合作、做投资整合,那时是因为非典时期,大家生意都不好,才开始合作的。浙江人有一个特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现在,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了合作基础、合作的心态和合作的意识。现在浙江,有的县就有好几个过亿的大酒商,如果整合,就不会出现渠道重叠、投资重叠,不会出现商家之间的内耗从而推高彼此成本的情况,最终而实现企业归位,你做你的优势渠道、我做我的优势市场。整合而互补,对大家都有利。第二,现在跨行业优秀人才已经开始进入我们这个行业。诚恳地说,白酒销售、白酒经营相比其他产业确实很落后。有行业人士估计,白酒行业起码落后先进行业10年以上。现在,优秀人才的进入必然推动企业整合式发展、推动行业发展。”
朱跃明反思说:“我们为什么没有赚到大钱?因为上游太强大了。只有把我们自己的平台做起来、做大,我们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品牌溢价、渠道溢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酒类流通企业形象。”
国营企业龙头企业、民营企业最优秀的代表,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协会章程,平台打造,未来横向、纵向的合作……这些行为,已经证明,浙江酒商认同了当下的酒商之间的整合价值,认同了基于这个平台能够推动经销商获得更大的发展。
来源:新食品杂志
本文标签:酒商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