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地名因为长期的积淀可能成为一种符号,比如少林寺是精深武学的象征,景德镇是精美瓷器的代名,而说起茅台镇仿佛酒香就扑鼻而来。
历史上茅台镇曾有几个不同的名称,资料记载最早叫马桑湾,因在附近长满马桑树而得名。后来叫四方井,是因为当地有一股纯净的泉水,世居那里的濮人部落在泉眼处修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到了宋代这里才改称茅台,其来由是这里的濮人曾有一处祭祖的圣地——一个长满茅草的土台,当地人习惯称此地为茅草台,日久称为茅台。元朝时,县以下设村、寨,正式定名此地为茅台村。其后这里还叫过半边桥、云鼓镇、益镇等名称,但当地百姓还是习惯以“茅台”相称。1932年茅台镇正式设立,贵州解放后仍为茅台镇。
位于赤水河东岸的茅台镇能出绝世佳酿,正如元芳所言,其中必有蹊跷,这里确有几个为酿酒而天造地设的优越条件: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水质清冽,其酸碱度、硬度、钙镁离子含量等均是酿酒的上乘之选。茅台镇一带的土壤中还多一种较为特殊的紫色砂页岩,这种紫色土壤渗透性强,既能过滤出纯净的水质,又能出产优质的高粱小麦,为酿酒提供上佳的原料。酿造一公斤茅台酒大约需要5公斤粮食,高粱小麦各占一半。酿造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对高粱和小麦的品质要求特别严格,例如,糖分、丹宁、角质等成分都要求合理的比例。茅台镇一带出产的高粱粒小皮厚,这点与适合做口粮的高粱粒大皮薄正相反。这种高粱耐蒸、耐煮、耐翻造,适合茅台酒高温堆积发酵、8次蒸馏、8次摊凉翻造的要求。茅台镇一带的气候则是冬暖夏热雨量较少,非常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衍。这些微生物群在茅台镇十分活跃和独特,茅台酒特殊酒质的形成和这些微生物息息相关。
清代,茅台镇因是川盐运黔的重要转运地而繁盛一时,而历经沧桑沉浮后还是酿酒业让这个小镇名满天下。茅台镇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有资料显示,最晚在明代当地就有颇具规模的造酒作坊。清道光以前,当地“茅台春”、“茅台烧”的制作已形成特殊工艺,其他地方难以仿制。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造酒的酒坊已超过20余家。这一时期酿造的美酒已外销到川、滇、湘等省。清咸丰四年(1854),茅台镇一带发生战乱,村镇被夷为平地,这里的几十家酒坊皆毁于战火。1862年,因经营盐务而身家丰厚的华联辉在茅台开办“成裕酒房”,当地的酿酒业才逐渐恢复。这之后开设的“成义烧房”、“荣和烧房”和“恒兴烧房”则成为三家主要的酿酒作坊。
成义烧房的前身就是成裕酒房,1862年华联辉在茅台镇购得一处毁于战火的酒房,并找到昔日酿酒的师傅继续酿造。起初酿出的美酒并不外销,仅作为其家人及亲友的“特供酒”,后来酒的品质受到交口称赞,华联辉才决定扩大酿造规模,年产约1750公斤,酒名为“回沙茅酒”。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把回沙茅酒和荣和酒房出产的荣和茅酒以“茅台造酒公司”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得大奖,茅台酒的名称也始于此。获奖后,茅台酒的酿造才受到华氏家族的重视,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到20世纪40年代,其最高年产量曾达21000公斤。
荣和烧房原本叫荣太和烧房,设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是由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的老板王立夫合股开办。“荣太和”就是取石、孙二人姓名及“王天和”店名各一字而得名。经过几代股权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1949年时,荣和烧房的控制权被石荣霄的子孙独家掌控。由于管理落后,其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恒兴烧房的前身是衡昌烧房,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后由于经营不善,1938年吸收赖永初的投资合股经营。到1941年,赖永初购得全部股权,将其更名为恒兴烧房。其规模鼎盛时有工人60余人,年产量达到32500公斤,酿造的产品被称为“赖茅”。
1949年贵州解放前夕,由于时局骤变,三家酒坊的生产难以为继。1950年,人民政府对这些私营酒坊采取扶持措施帮助恢复生产。1951年,仁怀县人民政府出资收购成义烧房,并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将已停产的荣和烧房并入茅台酒厂,同年恒兴烧房也由茅台酒厂接管,至此,三家私营的茅台酒烧房转变成为国营茅台酒厂。
本文标签:茅台镇
对应专题:白酒金三角 编辑: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