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界有句话:好作品是在翻译中流失的;但是,翻译同样可以创造好的作品。在商业中,成就一个品牌的是整个商业链的有效整合。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进口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市场通过最浅显的方式明白“我是谁”。
进口酒的市场仍在快速增长,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进来,新品牌层出不穷。但是,经过一番市场推广之后,能够被流通市场接受的却为数不多。这其中原因,除了传统酒业公司注重的诸如企业运营水平、渠道建设和终端推广、口感性价比等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品牌本身的市场融合性,其本质是重新帮品牌在市场中找到更适合它的定位。
进口酒品牌在翻译成中文名时,首先要查询中国的商标注册信息,以免造成法律上的侵权行为。其次,在翻译操作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从葡萄品种、品牌本身所拥有的特点出发。越是品牌自己的特点越有差异化的个性,如独具原产地特色的葡萄品种,产区地理特色及历史特点、酒庄的人物与历史背景等。
其次,从目标市场的角度出发。这是要考虑目标区域市场的接受能力与消费文化特点,既要保留产品特色,又要与消费文化相匹配,这就要考虑中国市场的消费行为。
最后,从竞争的角度考虑。在进口品牌所要进入的中国市场空间,分析已经具有占位优势的其他进口酒品牌的特点以及消费行为心理等。
如果说几年前的盒装酒枫时亚(FRENZIA)是因为产品包装的创新取胜,那么,从两年前盛起的加州乐事,到如今在华南兴起流行的普通瓶装的美国“刀哥”则是品牌本身价值转换的创新所致。
加州乐事的包装并不出众,甚至易被人忽略,但是,如同当年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一样,它的品牌概念充满快乐的生活情趣感,能够立刻融入中国式的生活文化当中。在市场中也很容易进入流通领域,走进大众消费的餐桌。
对于今年起刚在华南珠三角悄然兴起的美国“刀哥”,可能很多人还有点陌生。“刀哥”是加州餐酒的畅销品牌。“刀哥”(Douglass Hill)原本有一个很雅的名字——豆蔻山,又名道格拉斯山。但在经过中国式俗文化的层层改装整理后,就被国内的商家和消费者变成了现在的“刀哥(谐音道格)”,更直接,朗朗上口,带着一股美国西部文化的野味。
进口酒品牌的翻译是一种文化价值的重新诠释,就是一个定位的过程。既然是定位就要求准确,不管是音译、直意还是意译,进口酒品牌的中文翻译其实如同国产品牌一样,好名字一字千金难求,但同时却又不仅是有一个中文名字,因为寥寥几个字却是浓缩品牌价值的核心体现。
好的进口酒品牌只有恰到好处地翻译过来,才能达到其品牌价值的自然过渡从而让市场容易接受。这也是现在很多进口酒商在对待品牌问题上的误区,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产品名称。更重要的则是从营销角度让一个产品概念成为一类有市场需求的价值体验才是根本所在。
(评论员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标签:进口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