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构”行业背景下,各种新思维、新模式犹如万花筒,眼花缭乱,但白酒营销的本质没有变化,很多辛苦的工作我们依然要从头做起,制造“流行”就是一个必要环节。
近日笔者去“海底捞”火锅店消费了一次。在两年前就听说这个饭店了,消费之后总有点“盛名难副”的感觉,也许是寄予希望太大。但这不影响“海底捞”的火爆,店里人满为患,店外有大量排队等候的食客。第二次路过的时候,发现门店外面依然有很多排队等候的食客,而同一个楼层的其他饭店冷冷清清,“海底捞”盛名可见一斑。
这引发了笔者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海底捞”如此火爆?和饮料、电影、白酒、衣服、楼盘等一样,“海底捞”也是一个商品,但在石家庄没有广告投入,也没有什么市场推广,为什么就能大获成功?其实“海底捞”在网上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有各界人士在点评它,更有大量的“海底捞”体调侃性质的文本涌现,一个基本点就是说明“海底捞”的特色服务。比如,天涯网站上一网友说一次在海底捞吃完饭,要赶火车却都打不到的士。门口的小弟看到他带着行李箱,问了情况转身就走。结果紧接着海底捞的店长把自己的SUV开出来说“赶紧上车吧!时间不多了”。还有一个“经典案例”是,服务员倒错了汤后竟主动送上涂有“对不起”字样的玉米饼致歉。正是网上的各种话题、文本的炒作使得“海底捞”迅速流行,没有区域限制。
不能制造“故事”,就要制造“事故”,“海底捞”流行背后自然离不开事件营销,这是一种最省钱最有效的营销手段。“海底捞”炒作的是其服务,而作为一个饭店最本质的产品——饭菜却被故意忽略了。
不过笔者并不是想讨论事件营销,而是“流行”二字:流行在营销上到底有什么意义?那么多食客为什么甘愿等候半小时以上吃一顿饭,而不肯光顾旁边的饭馆?归根到底是“流行”,一个商品的“流行”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基本面,这个商品质量没问题,大家都认可,放心;其次,参与到“流行”中,表明“我很潮,我没落伍”。第一重意义解决的是商品所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问题,“海底捞”的流行起码说明它的火锅没问题,可以放心消费。这第二重意义很有趣,在许多商品上都有体现,比如电影。电影已经被打造成一个流行性的产品,“风靡一时”用来形容很恰当,只是风靡一段时间。在这风靡的一段时间内,电影被打造成流行性产品,这使得许多平时不看电影的人也会去电影院看一次,以显其立于潮流之头。当然,对该电影内容的点评也是那一段时间内的流行话题。
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其营销归根结底也是制造流行。我们总是说白酒消费有“从众”的现象,这其实还是因为消费者喜欢流行的东西。所以白酒的营销一定要制造流行,这种流行要么是全国的,要么是一个城市的,基本路径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到该价位的核心消费群,加以影响,然后不断扩大该产品的受众群,最终成为一个流行性的产品。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行业里仍然有很多“产品(品牌)迷恋型”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力过硬,母品牌很强悍,推出来的产品能顺利实现动销。事实上,任何一个新品的上市要想上规模,都必须成为流行性产品,形成从众的消费现象。2013年众多一二线名酒企业推出了大量新品,这些产品的母品牌、产品力都是很优秀的,但营销上的功夫却是一点也少不了。比如,五粮液推出“特曲”,虽然有五粮液的品牌力罩着,产品力也不会有问题,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必须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做营销基础工作。
当然,“流行”只是一个产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流行之后,应该追求成为“经典”,而非变成流星。在这个行业里有太多的流行产品,但能够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产品的不多。
在“重构”的行业背景下,各种新思维、新模式犹如万花筒,眼花缭乱,但笔者认为,营销的本质没有变化,白酒营销的本质也没有变化,很多辛苦的工作我们依然要从头做起,制造“流行”就是一个必要环节。
本文标签:白酒
编辑:阿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