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界的豪门百威英博集团自从合并后就发展手脚,大肆收购合并啤酒企业扩大市场份儿,而百威进驻中国后更是在中国啤酒业中崭露头角,一显豪门风范。中国啤酒业的豪门游戏继续上演,全世界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百威英博有望“染指”国内最大的单体啤酒厂之一金士百。
据记者了解,百威英博有可能以38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收购吉林四平金士百纯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士百”)。
此消息在2013年9月份即已传出。东北一位与金士百相熟的酒行业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百威英博收购金士百已经基本确定,可能存在一些细节还有待敲定。另一位接近金士百的相关人士也对本报记者谈及了同样的信息。
本报记者曾致电金士百啤酒高层,对方不愿直接回应。传闻中的收购方百威英博则称公司对于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发现金士百
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的产销量已经达到566万吨,超过燕京啤酒位居第三;金士百则位居第八。
一位金士百的前员工对记者说,金士百曾占据了吉林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四平等地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如今却面临可能被外资接手的局面,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
“百威英博的收购看中的应该是金士百的市场份额。”熟悉四平当地市场的业内人士周华(化名)说,金士百若最终能以38亿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出售给百威英博,尽管看上去是个天价, 但战略意义非常,原因是金士百在生产规模、技术实力等方面的优势都非常突出,金士百的单体工厂产能超过60万吨,是独立啤酒厂中单厂产能比较大的,其发酵技术也比较先进,这也是为何这些年在华润雪花以及百威英博旗下的哈尔滨的夹击之下,金士百并没有被彻底打下去的重要原因。
“金士百早期旗下的甲天泉品牌是吉林最早做广告的品牌之一,当年如果抓住机遇,在东北多收购几个啤酒厂,在东北市场获得一定的‘统治’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周华对金士百的往事如数家珍,言语间流露出唏嘘之意。
端倪隐现
周华表示,他近期了解到的信息是,百威英博是以38.5亿的价格收购金士百100%股权,不过还不清楚最终是否全资收购,据他了解,收购的障碍与金士百的关联企业(股东有重叠)一家轧钢厂的银行贷款以及担保有关,这家轧钢厂投资金额甚巨,但并不景气。
按照收购的程序,百威英博对金士百的收购需要获得商务部等政府部门的批准。不过,在商务部反垄断局1月11日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中,并没有金士百的名单。
本报记者获得的2012年央视黄金招标资源现场结果统计显示,金士百斥资9376万元参与央视广告招标。
此次收购从百威英博的2013年三季报可见端倪。百威英博在三季报中表示,2013年的头九个月,百威英博同意继续收购以加强其在中国的地位,五家目标啤酒厂在几个不同的区域,总购买价为10.5亿美元,如果这些收购全部完成,百威英博将在中国获得190万吨的额外产能。
公开资料显示,百威英博去年二季度完成了对菲律宾著名华商陈永栽的菲律宾亚洲啤酒旗下4家啤酒厂的收购,总价约为4亿美元。这意味着百威英博同意斥资6.5亿美元左右收购某家单一工厂。这一价格和上述传闻的38亿元相近。
豪门游戏继续
百威英博对金士百的收购一旦成功完成,“意味着金威啤酒后的中国啤酒业的几大‘剩女’陆续归位。”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这次收购完成意味着东北市场面临变局,东北市场将会成为华润雪花与百威英博交战的主战场,百威英博原本在辽宁营口建设了年产能可达到百万吨的生产基地,对金士百收购一旦完成,意味着两者的竞争又再次升级。
“金士百如果真能以这样的价格实现转让,也意味着选择了一个理想的豪门嫁了出去。”方刚认为,金士百如果顺利进入百威英博,对其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对行业格局来说,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方刚则提出“33模式”,所谓“33模式”就是以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为主的三大本土品牌以及百威英博、SAB(拥有华润雪花49%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二线品牌则以珠江啤酒、河南金星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啤酒消费大国对于大鳄们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方刚指出。
本文标签:百威,金士百
编辑:阿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