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泽集团、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
在中国白酒业内,吴向东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风云人物,他是掀起中国白酒第一轮并购浪潮的企业家。而如今恰逢行业调整期,业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风潮,在此期间白酒并购的案例比以前更多。
关于白酒业内并购这个话题,吴向东是最有发言权的。据了解,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举措,目前华泽集团拥有15家酒类生产企业,其中包括11家白酒厂、3家红酒厂和1家保健酒厂。本刊记者专门针对白酒行业并购的话题,采访了吴向东先生。
并购给华泽带来了什么
记者:在过去的8年里,华泽集团收购了15家酒厂,现在回过头看,您怎么评价这些并购行为,这对华泽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吴向东:现在有很多投资公司或者基金公司,他们有时收购了一个企业之后,并没有真正打算发展它,而是以“买空卖空”的手段在购买一段时问后再卖掉,从而快速地赚取利润,而华泽集团一直非常重视每一次的并购,不单单把它当作一个产业的并购行为来操作,更把它当做一份长久的事业来做,所以兀论华泽集团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这是我们成功并购15家企业的重要原冈。
并购给华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输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巨额资本,还包括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策略等,整个输出的过程会促进集团多个部门的进一步发展。比如通过并购把采购部门和营销部门的优势都凸显出来的同时,进一步使它们在实战中经受考验,得到了发展。其次,对于并购的企业而言,我们为他们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比如有利于职工工作的稳定。我们并购企业后基本上不会裁员,甚至还会增加人员。以珍酒为例,在我们并购以前基本上已经没人上班了,但是我们收购了以后,到今年职工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人左右。他们的收入也从原来每月只有国家救济补贴的几百元,到现在的好几千元,而且管理人员的月收入达到了上万元,所以并购企业的职工对此非常满意。
此外,我在这里还想说的是,像我们这种属于产业性的并购,应该是国家大力扶植并发展的,因为我们是长期的行为。我们收购的某些企业,前期投入了很多钱,回报却很缓慢,但我们依然不放弃,直到把企业做好。对于并购,我们一直把它当一项事业去做,我们不会追求短期的投入和产出,我们一定是讲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能给企业、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收益。所以我认为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并发展我们这种产业性的并购。
记者:继华泽集团之后,并购者越来越多,您觉得这些并购对行业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吴向东:总得来说,并购和整合是未来整个经济行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不断地去组合,然后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不过即便某次并购失败了,也可以给其他企业很珍贵的参考价值,所以我对并购这个现象的看法还是很积极的,它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至于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我觉得做并购的企业,一定要抱着做实业的心态去做,这样才会受到行业的欢迎。如果只是当成一个短期的投机行为,我感觉没必要进来。现在是酒业比较艰难的时候,很难判断具体什么时候是最佳的进入时期,更无法预计最坏的进入期,因为我们身在行业当中,看的未必全面,正如古诗讲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些东西很难去准确地预判,只能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总结、发展。
记者:现在有些大型酒厂在考虑异地设厂,跟并购相比,您觉得哪一种策略更能加速行业整合?
吴向东:至于说有些大的企业在外地设厂或者并购,我觉得这都是一种探索性的行为.现在很难说哪个更为成功。因为对于白酒来说,不像啤酒有一个销售半径,有一个运输半径。你从贵州运到河南去,或者是在河南生产,二者相比,成本中运费占得比例很少,当然还是能省一点点钱,例如很便宜的老百姓的酒,几毛钱的运费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成本。总体而言一般一瓶酒现在的运输费用也就几毛钱。
当然,我觉得现在只有实力强的大型企业,才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因为市场运作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小型企业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渠道扁平,华泽取消事业部
记者:华泽并购的15个酒厂目前经营如何?内部有没有协同?
吴向东:内部肯定是有协同的,因为只有我们收购的企业都有竞争力了,我们的集团才更有竞争力,我们就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所有的企业都是靠业务来支撑的,我们既然定位在酒业,那我们一定需要很多好的品牌。原来我们谈发展,但是我们没有并购名酒的机会,那我就并购地方性的企业,能“拉”一个是一个,这样加起来市场份额也不小。比如珍酒这样的企业,它在整个贵州也是很有市场的,前几年我们也没有费力地去运作,但是现在也能做到一个多亿的销售了,那么我相信,今后其在贵州市场甚至是省外市场,依托我们华泽集团也能运作起来。
我们集团一直在摸索怎么样去管理这十多个酒厂,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而且属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当地都面临着不小的竞争。我们目前是尽量让它们保持灵活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酒厂都有第一负责人,他们基本上可以行使集团的权力。在渠道方面,他们除了采购不管以外,其他都有权力管理。
不过,通过这些年的摸索,我们也改变了许多。比如说原来是集权制,什么都靠集团,现在发现不行,于是我们就把事业部都取消了,采取渠道扁平化的做法,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负责人,这样就能够迅速地把集团的想法实施下去,集团也能更快地掌握到市场上的新信息。
记者:将来会不会卖掉经营不好的企业,保留好的企业?此外,吴总将来还会继续收购其他企业吗?
吴向东: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也会担忧长时间不盈利的品牌,我们觉得这可能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还有更好的伙伴想和我们合作,我们也可能会考虑。但是我们不会轻易提这个问题,毕竟有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我们讲做企业一定要学会坚守,不能说环境不好了就转行。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一定要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候挺得过去,这样企业才不会垮掉,所以现在的行业形势,我觉得是一种挑战,而且我们也是很有信心的。企业能赚多少钱,短时间是不重要的,需要长时间去考虑股东的回报。
我相信大家现在也看到了商务市场正在逐步回升,虽然现在看来,一季度很多企业表现不佳,二季度还会有困难,但是我们相信三季度、四季度甚至明年应该会好一些,因为只要经济形势好,老百姓对酒的需求肯定会增加。
至于未来还会不会并购,我们还要看行业的发展。因为有的时候不是你想并购就会有这个机会,但有的时候它又会不经意地到来。
并购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今年上半年,茅台和五粮液都表达了并购地方酒企的意愿,看来在调整期,并购风潮还会进一步上演。对于企业来说,并购地方酒企,可以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区域市场,并扩大中低端产品的占有率。对于吴向东来说,他是把并购当成一项长期发展的事业来做。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强调最多的是,并购不是短期行为,不应该只为了赚取中间的差价,而更应该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那么,从华泽集团目前并购的企业来看,大部分都属于地方性企业,虽然它们在当地有一定的消费氛围,但还涉及品牌再造、组织构架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华泽为了更好地协同这些企业,已经做出了渠道扁平的动作,另外,根据吴向东的介绍,他会向雷军学习,以互联网思维销售酒水,比如通过京东、天猫等平台,实现和消费者之间的对接。可以说,这是今年华泽出得最重要的两张牌,我们也希望这1 5家并购的企业可以在调整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转自《糖烟酒周刊》
本文标签:吴向东
编辑:阿喃